时间:2025-03-07 11:14
大
中
小
来源: 潞城新闻中心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成绩显著,为今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春回大地,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婴城大地徐徐展开。
2024年,我区完成划定耕地保护目标35.8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8.16万亩,高标准农田2.45万亩。全区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播种面积达27.5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33亿公斤,超额完成0.43亿公斤,排名全市第二。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109.57亩,争取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项目资金200万元,实施辛安泉镇1.5万亩玉米和黄牛蹄乡0.5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项目,探索出一条绿色有机、节本增效、提质增产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径;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大葱、旱地西红柿、中药材、香菇等作物持续输出,并利用京长对口合作契机,先后六次组织我区多个“特优”农产品亮相首都;“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东部农文旅融合、西部种养加一体”的乡级发展思路,以点带面推动各村提档升级、多元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完成任务面积2.45万亩,大葱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成家川街道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完成三分之一,25个村庄乡村建设提升工程项目陆续步入正轨;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有力,病虫防治工作稳妥推进,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405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圆满完成,地膜回收利用有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成效初显,农村户厕改造接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巨轮在潞城这片广袤大地上正在加速前行。
2025年,我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为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推动中药材、高粱、大葱、香菇、设施蔬菜、旱地西红柿、冬播谷“6+1”版块提质增效,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大葱产业园、艾草产业园、微子镇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步伐全面提速。推动养殖业实现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运作的同时,依托我区“驴肉甩饼”这一美食名片以及肉驴养殖企业,大力发展肉驴养殖产业,打造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屠宰加工、美食餐饮全产业链条。稳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青年人才入乡发展和就业创业,力争全区14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个数达到8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扎实做好巩固衔接工作,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借助庭院经济等新兴经济模式争取实现全区10%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年增收增长10%以上。坚决扛牢粮食生产责任,党政同责抓好粮食种植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大力探索“冬小麦+油菜”“冬小麦+甜糯玉米”等一年两作技术,为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与支撑。
广袤田野上,绿水青山间,让我们伴着春天的脚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一起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