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09-36110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09-03-09 |
发文机关:潞城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 主题词: |
标题:潞城市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
主题分类:电子政务 | 发布日期:2009-03-09 |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和《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由潞城市人民政府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基本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市在“中国潞城”政府门户网站(网址为http://www.lc.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办公室(潞城市信息中心),电话:0355-6779137,地址:潞城市城内正街91号,邮政编码:047500。 一、概 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的要求,2008年5月1日起我市开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3名全职工作人员、7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1个综合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市信息中心),并在市政务大厅及档案馆开辟了公共查阅点等。截至2008年底,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 2008年,全市各政府机关根据《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公开相关政府信息,解答公开咨询,受理和处理公开申请,及时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目录和公开指南,稳步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完善推进机制,规范内部流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及时制订印发了《潞城市政府信息中心公开考评办法》、《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潞城市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制度》等文件,并在年初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会议上对90个单位进行了培训和部署,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和各项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安排,增强了各单位对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信息公开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二)深化制度建设,完善服务质量。一是严格按照《公开条例》和《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遵循依法、及时、高效的原则,在政府信息产生的过程中同步确定其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免予公开三种属性。属于主动公开的,及时通过适当的途径发布。二是在公开政府信息前,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依法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三)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巩固和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成效。2008年我市升级改造电子政务网络,改版“中国潞城”门户网站,建设电子行政审批及网上协同办公系统,确保了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技术支持。目前共接入单位120家,其中涉及信息公开责任单位88家。一是按时编制《潞城市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潞城市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二是编制《潞城市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手册》,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各委办局以及各乡镇免费发放200多册。三是公开各职能局和乡镇主要电话号码,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四是组织举办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专题培训班,帮助全市各政府机关具体从事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五是利用“中国潞城”门户网站平台予以公开,切实方便了公众查阅。 二、政府信息基本情况 本市在2008年度共计产生政府信息8047条,其中主动公开的信息有7951条,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其他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96条(免于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为内部公文流转的请示、批复等信息)。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市到2008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951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市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中国潞城”政府门户网站、档案馆和政务大厅。其中最常用和最受欢迎的方式均是“中国潞城”政府门户网站。在便民服务方面及时编制了2008年潞城市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市2008年度受理信息公开申请12件,其中通过我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潞城”(www.lc.gov.cn)“公众交流”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8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1件,通过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3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个人医疗保险、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规划等。在已经答复的12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10件,占总数的83.4%,同意部分公开的1件,占8.3%;未能提供相关信息的1件,占8.3%,未能提供政府信息属于“信息不存在”。 五、咨询处理情况 本市200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395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33次,咨询电话接听127次,当面咨询接待49次,网上咨询186次。 六、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至2008年12月底,本市各政府机关尚未遇到针对本机关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申诉、行政复议案件,也未引起相关的行政诉讼。 七、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 (1)工作人员情况: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作为具体组织、指导和推动《公开条例》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未增加编制的情况下,确保三名工作人员作为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职人员,纪检、保密、政务大厅等相关部门各抽调1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人员,具体从事整个面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府各委办局和乡镇人民政府一般由办公室主任和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性质多为兼职。 (2)截至2008年12月底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方面的费用为3.6万元,主要包括印刷费、通讯费等。(3)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至2008年12月底,暂无发生与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 (4)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情况:至2008年12月底,暂无发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情况。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截至2008年12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信息公开范畴还不够广,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受理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有时尚欠规范,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准备在下阶段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以群众关注为导向,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着力推进公众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以服务群众为目的,着力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基础工作。一是按时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坚持月报统计分析制度;二是逐步完善本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格式文本;三是建立政府信息报送机制,依托市政务网络平台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建立政府信息报送渠道。四是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我市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