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45537 | |
发文字号:潞城政办发〔2023〕4号 | 发文时间:2023-04-06 |
发文机关:潞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石灰熔剂行业、煤炭洗选行业 |
标题: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潞城区石灰熔剂行业整治方案和长治市潞城区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3-04-06 |
图文解读:《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潞城区石灰熔剂行业整治方案和长治市潞城区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长治市潞城区石灰熔剂行业整治方案》和《长治市潞城区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治市潞城区石灰熔剂行业整治方案
我区目前共有石灰熔剂企业16家,其中规上企业5家、规下企业11家;14家正常生产、2家在建。16家企业总生产能力为322.9万吨/年。
为贯彻落实《长治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工业炉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气防办〔2019〕8号)、《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的通知》(长政发〔2021〕39号)、《山西省建材企业改造提升2022年行动计划》等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要求,实现全区石灰熔剂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改善大气质量,夯实安全基础,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目标,对现有的石灰熔剂企业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淘汰取缔和升级改造。
二、整治任务
按照重点扶持一批、培育入规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的原则,对我区石灰熔剂行业进行规范和整治。
(一)重点扶持一批
对手续齐备、生产高效、产品优良的规上企业,相关部门将扶持帮助其拓展应用市场,优先配置石料资源,引导其升级改造。
(二)培育入规一批
对手续齐备的企业,相关部门积极扶持引导企业规模化生产,确保到2023年12月31日前,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以上,实现进统入规。
(三)关停取缔一批
对到2023年9月30日前仍然手续不全、能耗超标的生产企业,一律关停取缔。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工信、发改、应急、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长治市潞城区石灰熔剂行业整治工作领导组,强力推进整治工作。
(二)广泛宣传引导
通过召开座谈会、推进会和入企服务等各种形式,加大对所有石灰熔剂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各企业的政策知晓度和行动积极性。
(三)统筹调度落实
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推进会,汇总工作落实情况,分析研判当前形势,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提出推进的具体措施,确保整治目标如期完成。
(四)强化入企服务
各相关部门在整治过程中,要深入企业,掌握企业情况,主动服务企业,发挥好“店小二”精神,积极提供相关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发展。
长治市潞城区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
实 施 方 案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洗选煤厂26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规下企业12家,洗选能力3420万吨/年。洗煤品种基本分为两种:第一种为配焦煤(指标:灰分10.5,粘结指数13,硫0.5以下);第二种为喷吹煤(指标:灰分11,挥发分11)。主要原煤来源地:本地潞安集团的古城煤矿、漳村煤矿、常村煤矿等长治城区周边煤矿。产品流向覆盖:本地、孝义、太原、山东(临沂、菏泽、日照)、河北(邯郸、邢台、保定、唐山)、河南(安阳)、江苏(徐州)。其中流向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的100万吨全部为公路运输。近年平均实际入选原煤417.31万吨/年,生产率仅有12.2%,产能过剩严重,运输方式单一。
为深入贯彻《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实现规范发展的意见》(晋政办发〔2019〕58号)、《山西省淘汰煤炭洗选企业暂行规定》、长治市能源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煤炭洗选行业规范发展的通知(长能源煤发〔2021〕124号)》等文件精神,实现全区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的各项部署,坚持“总量控制、环保优先、市场淘汰、依法合规”,走 “减、优、绿”发展道路,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过剩能力,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提高行业质量效益,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推进全区煤炭洗选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总量控制。原则上全区不再新建社会独立洗选煤企业,按照“减量置换”原则,鼓励社会独立洗选煤企业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先进产能占比。
(二)坚持环保优先。通过环保达标倒逼,坚决淘汰落后和不达标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行业生态治理水平。
(三)坚持市场淘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的洗选煤企业能够获得稳定煤源,淘汰无煤源、无固定客户、长期停工停产的企业。
(四)坚持依法合规。正常运行的企业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对不符合产业规划、法定手续不齐全、不依法依规上报产值、缴纳税收和不执行安全环保政策、违法违规生产的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决予以取缔。
三、工作目标
淘汰取缔一批、培育入规一批、壮大升级一批,压缩压减过剩产能。到2025年底,全区年洗选煤能力控制在2580万吨以内,原煤入洗率大幅提升,煤炭洗选企业标准化管理规范达到一级等级(山西省能源局煤炭洗选企业标准化管理规范考核评定办法得分在90分以上),力争全部企业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四、工作任务
(一)淘汰取缔一批
对长期不生产、证照不齐全、环保不达标、生产效率低、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尽快淘汰取缔。对建成封闭煤仓的洗煤企业结合发展需要拟优先转型为仓储煤企业,打造潞城煤炭转运基地,支持煤炭物流平台建设。
(二)培育入规一批
2023年底前,不在规模以上范围内的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加大生产销售力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确保全部进统入规,并按照《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工业大宗商品生产企业建立产量信息采集监控系统的通知》(长政办发〔2021〕50号)文件要求,加装产量监控系统。
(三)壮大升级一批
2024年底前,择优选择一部分煤炭洗选骨干企业,联合发展打造潞城品牌,以铁路运输为主,对接京津冀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做大做活洗选煤产业,建设千万吨洗选煤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公司运营。拟以国有资本控股合作方式,成立潞城区煤炭经销公司,统筹现有煤炭货运物流资源,实现运输方式协同、物流资源协同、物流与煤炭产业协同的共赢发展格局,构建现代综合集疏运体系,促进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建设。
(二)强化平台支撑。推进煤炭物流供需对接平台建设,紧盯煤炭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加强深度沟通对接,提升煤炭行业物流业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山西现代物流展览会暨装备制造业和信息化博览会”影响力,协同搭建开放式、互助式、集约化资源共享平台。
(三)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潞铁物流枢纽、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智慧平台、长治市邮政分拣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夯实物流新基建基础,加大力度支持物流设施升级改造、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等煤炭行业物流基础项目建设。
(四)创新人才培养。积极适应煤炭行业发展需求,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健全多层次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全面提升煤炭行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鼓励煤炭企业和高校融合对接,吸引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