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潞城潞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19-12-24
发文机关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 主题词
标题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谋划的报告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 发布日期2019-12-24

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谋划的报告

根据安排,现将我区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谋划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9年重点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狠抓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指标运行良好。1—3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3亿元,同比增长4.9%;预计全年完成125亿元,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4亿元,增长6.6%;预计全年完成19.6亿元,增长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2元,增长7.1%;预计全年完成31440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1元,增长9.0%;预计全年完成15351元,增长7.5%。1—11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亿元,增长18.5%;预计全年完成7.8亿元,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预计全年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4亿元,增长7.6%;预计全年完成76亿元,增长8.5%。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现代农业初具规模。辛安泉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基本成型,3个产业示范村完成创建,7个产业示范园加快建设。拨付扶持资金1000万元,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7家。新增“三品”认证产品8个、面积1.6万亩。聪和食品大葱系列功能产品开发、旱地西红柿酱加工厂、鑫熬兴净葱加工及交易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预计完成11.9亿元、增长8%。工业转型步伐加快。润昌建材天然石膏加工、兴宝活性石灰技改等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顺利投产,潞宝新建20万吨甲醇、兴海锦纶短纤维、伟能建材一期、元延特色原料药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如期竣工,华纳电子高温超导材料、兴海锦纶长纤维、恒浦氯化铝、天辰邦诺风电等项目加紧建设,兑现27个企业或项目奖励资金5300万元。经开区供电、供水等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3.8亿元的路网工程加快建设,西区一纵一横建成通车;长治市现代煤化工产业研究院标准化工实验室基本建成。积极协调,全力争取长治市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史回固废循环利用园区正在编制可研规划;食品工业园加紧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三产服务业不断壮大。金威购物广场顺利开业,5个基层供销社改建项目全面完工。现代智慧物流园、长治邮政邮件处理中心、店上火车站战略装车点等项目加紧建设,东山国际双创基地潞城企业总部入驻企业10家,服务业众创空间入驻创业团队9个,“双创”研发基地主体完工。长治产教融合示范园项目上报市发改委待批。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6个续建项目竣工投用、79个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先后垫付、划拨资金1.23亿元,全力支持太焦高铁、安阳互通立交桥改造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蓝绿双城桃花源康养小镇、北方国际教育集团与职业高中合作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等项目成功签约,己二腈、聚合氯化铝生产线、高纯超细氧化镁、石墨烯复合材料等先进技术顺利引进,已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特种精密仪器制造研发中心达成落户我区意向。1—11月份,共签约项目42个,签约额239亿元,超全年任务19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28个,开工率超市定目标36.7%,名列全市前茅。

(三)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新政务大厅实体平台和电子平台竣工投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扎实开展。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5个工作日,新增各类内资市场主体1541户。完成高等别耕地开发568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250亩,土地复垦675亩,有效维持了占补平衡;利用长治市种猪一、二厂、潞城市金属镁厂、潞城市煤气焦化厂等闲置企业土地,引进了潞铁物流、潞城源创农业科技开发等企业。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65名,在全市率先建设人才公寓52套。潞城财兴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0226万元,新增担保额8926万元;8家商业银行向辖区企业发放贷款25亿元,占贷款总量的80.3%;总规模10亿元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一期1.1亿元设立完成;6家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被确定为山西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县(区);积极为多个项目争取中央资金近6000万元。

(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经开区“三化三制”改革成效显著。三化方面,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引进专业团队运营开发区,已经完成经开区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与中国博奇环保公司合作运营污水处理厂项目,与海德利森合作开展氢能源示范工程,与赛鼎工程公司合作投资运营大焦化项目;引进外资1.8亿元,为经开区内企业加快转型提供了资金保障。三制方面,经开区内所有人员全部按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薪酬绩效工资制改革模式运行。成立了民营企业控股的山西潞宝澳和科技公司,正在加紧推进产业发展规划、资产资本运作等工作。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采取市场化方式,探索建立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融资上市、农业调产、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7个方面的专家库,已纳入专家50余名,靠专业人才干专项工作,帮助把脉问诊,开展决策论证,有效提升决策水平、执政效能。农村改革成效明显。20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解除不合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261份,收回土地6700余亩;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新增托管土地7万亩。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列全市第二。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9家企业达到“小升规”企业入库标准。财政垫资聘请中介机构,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五)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投入近5亿元,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潞康南路、晋水东巷等工程竣工通车,环城排洪渠项目开工建设。“九合一”垃圾分类产业园中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厨余湿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全面完工,大件垃圾处理中心主体钢结构完工;新建城市公厕6座,世纪广场公园投入使用。与惠城热力公司签订供热托管协议,集中供热运营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实施集中供热扩容工程,新增供热面积33万平方米。出台了《加强城市建成区建筑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主城区架空线路和杆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十项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提升了管理水平。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成果不断巩固,规划设置停车位1400余个,高标准改造公交站台13个,环境卫生、架空线路、渣土运输、柴油货车、电动三四轮车等专项整治成效显著。45条“四好农村路”基本完工,新建35KV台东变电站工程主体完工,60项配套电网及电力线路改迁工程全部完成。解决了9镇34村2480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改厕3217座,9个千人以上村建成公共浴室。

(六)三大攻坚全面深化。探索实施气碳联产、气碳暖联产项目,助推冬季清洁取暖改造14861户,超市定目标18个百分点;总投资7亿元的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和无组织排放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制定并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2%。1—11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列全市第4。一批污水处理、工业企业废水治理项目建成投用,1—11月份亚晋桥考核断面总体为五类水质,符合要求。积极打造扶贫产业基地9个,符合条件贫困户基本实现金融扶贫全覆盖。破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10起,成功止付资金1073万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深入推进,学前教育营养餐工程惠及学生5168名,多渠道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10名。依托北方汽修先进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推动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分院落户我区,实训基地高标准建成,已经正常开展教学活动。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全面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条件。融媒体中心信息平台加紧建设,上党落子《梦回太行山》荣登国防大学舞台演出。3所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安康老年养护中心建成投用,康谐、慈悠等一批养老服务项目加快推进。改造农村危房255户,分配公共租赁住房203套。申庄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工程主体完工,柳江沟、马江沟等搬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确,10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有效运行;创新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三方评估,推动部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政企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发挥效应,政企安全监管水平同步提升。大力推行政府、企业“双购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隐患排查整治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产业结构还不优;转型发展任重道远,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仍然较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对经济贡献不大,推进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项目建设后续乏力,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大项目、好项目总体上比较少;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民生事业欠账多,城乡发展不平衡,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依然较大,资源依赖型高耗能产业特点,导致煤炭工业占比下降缓慢,等等。今后,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0年工作重点

2020年的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立足我区产业基础,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相关优势产业和转移意向产业,主动对接、精准对接、专业对接,规划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项目落户潞城;全面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激发社会投资热情。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转型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精心抓好项目谋划储备,重视项目策划论证,确保谋划项目既符合政策投向又科学可行;深入实施并联审批和承诺制改革,加快完善项目前期手续,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开工;继续实施各级各部门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竣工投用。

(二)聚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是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圣堂、金谷子、鑫熬兴等企业,深化特色产业示范园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特色种植基地;依托兴弘、福禄寿、神农等企业,加大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特色养殖产业带;加快培育、引进旱地西红柿、大葱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或项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潞宝、潞安大型焦化项目建设,夯实下游新材料产业基础;支持钢铁、建材等行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更多传统产业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洗煤行业整合,推动三元微子煤业改造升级、投产达效,释放更多先进产能;以精细煤化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抓好润恒化工己二腈、潞安长链氯化石蜡、兴海锦纶长纤维等项目建设,夯实转型基础。三是着力推进服务业做大做强。做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一枝四叶”现代智慧物流园建设,着力打造晋东南地区最大的集散中心,做大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完善城南“双创”研发基地基础设施,吸引创新型企业及总部经济企业入驻;加快谋划建设汽车物流园或贸易中心,发展汽车后市场;;支持金威购物广场发展壮大,尽快启动四川饭店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加快建设蓝绿双城桃花源康养小镇。

(三)聚焦打造发展平台,筑牢高质量发展载体。

一是加快推进经开区改革创新发展。深化“民营经济主导、公司化运作”试点改革,充分发挥运营机构优势,高水平、专业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等工作,开创经开区改革发展新路子。二是加快建设现代智慧物流园。继续整合境内铁路、公路、发运站、货运场等资源,集聚资金、管理、人才、车辆、平台等优势,高效推进现代智慧物流园建设,打造区域大型物流基地,培育支柱产业。三是加快建设史回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加紧完善基地报批工作,大力引资上项,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四是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园。加快推进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延伸食品产业链,做大食品加工产业。五是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发挥翟店园区区位优势,加紧推进1平方公里潞城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做实高新技术园区。六是加快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加紧对接上级部门,推动长治产教融合示范园项目尽快获批,加快完善前期各项手续,推动尽快开工建设。

(四)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是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支持经开区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深化合作,大力发展化纤、尼龙、碳纤维、费托合成蜡等煤化工新材料和氢能产业;依托双创基地,加强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合作,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支持兴宝钢铁加强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大力发展高温超导新材料;支持铱格斯曼航空科技公司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技术人才,开展航空领域尖端科技研发、生产和应用。二是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落实普惠性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推进固定资产及时更新,推动设备升级和新技术应用。三是实施人才培养战略。设立并兑现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奖励资金,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予以奖励,激发内生动力、创造活力。

(五)聚焦深化关键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确权遗留问题,加快推动土地依法流转,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规范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壮大集体经济。二是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全面完成15家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维修改造,“一企一策”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僵尸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出清工作。三是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按照“相对集中、宜划则划”原则,做好事项划转;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和“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做好人员调整,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四是深化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入实体经济和创新创业型企业,通过设立子基金及直投等方式,持续保障重点项目投资;抢抓山西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县区的有利机遇,着力推动已挂牌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支持担保公司扩大担保范围,增加担保额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五是推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土地管理新机制,持续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凋敝宅基地退出等工作;加快推进一体化审批制度改革,探索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制度改革,尽快推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办理。

(六)聚焦保障民生民利,彰显高质量发展成效。

一是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加快推进中心区域棚户区改造,高质量完成回迁区建设,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腾退片区;稳步实施一批路网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低压电网改造、有条件村集中供热、天然气乡村延伸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乡镇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建设和厕所改造、违建拆除等工作。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加快实施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环城绿化、工矿区绿化。二是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确保每项举措落到实处;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建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新建项目,全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净化文化市场;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三是切实提高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帮扶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按规定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快推动养老项目建设,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等工作。四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统筹抓好扶贫产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等工作,努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五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冬季清洁取暖改造为重点推进蓝天行动,以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为重点推进碧水行动,以大宗工业固废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净土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入开展生态绿化三年行动,督促乡镇组织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大力实施增绿工程,争创绿化示范企业,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七)聚焦建设平安潞城,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一是扎实抓好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三方评估,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压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抓好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深入排查隐患,夯实安全基础;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借助专业力量发现、整治、消除隐患,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防范政府债务及企业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保障金融运行安全。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