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07351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01-17 |
发文机关:潞城区辛安泉镇 | 主题词: |
标题:中共辛安泉镇委员会辛安泉镇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4-01-17 |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辛安泉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贯穿本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为建设“法治辛安泉”而作出不懈努力。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狠抓学习固牢根本,锤炼内功强化素质
一是聚焦“法治能力”提升,推进“领导学法”。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学法计划,积极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推进法治学习常态化,2023年专题学法3次7部,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应知应会知识测试1次。要求机关全体领导干部利用闲余时间自学《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目,真正做到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聚焦“法治素养”提升,推进“干部学法”。牵头谋划,在主题教育中融入法治因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培训重要内容,利用干部大会、培训会议等进行法律知识学习5次,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举办专题讲座2次,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有效增强干部法治素养,提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三是聚焦“专业水平”提升,推进“队伍学法”。4次听取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阶段工作汇报,2次带队深入兄弟乡镇参观学习,推动执法队员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养成法治思维,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同时深刻认识到法律法规学习是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年度通过上级部门培训和队内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员线上线下学习30余场次,切实增强执法队员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问题能力。
(二)加强调研摸清家底,严守法规护好水源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长治市人大常委会获批地方立法权后通过的第一部实体法规《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保护区域大多位于我镇,本年度结合区委“大讨论,大调研,大起底,大落实”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对接业务部门等方式,摸清《条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对策,党委书记牵头撰写报告并上报区人民政府和区人大常委会等上级部门。二是加强立法联系点建设。多次高标准迎接上级实地考察,例如市人大常委会吴晓华主任《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贯彻实施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专题调研;吸引群众为地方立法工作建言献策,发展了包含到村工作大学生、教师及普通群众在内的信息员工作小组,积极参加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立法调研,先后参与《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座谈会多部法规草案的意见征求,收集上报意见建议50余条;积极发挥立法联系作用,结合水源地实际,多次向上呼吁调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阳高县等12个申请事项20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的批复》下发,西流南村等原一级区调整至二级,为村庄争取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活力。三是依法扛牢水源地保护职责。我镇始终把水源地保护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完成围网修复、标志牌增设、导流渠清淤和应急池新建,实施辛安泉域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及周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在沿河4村建设4处生活污水处理站,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进生态补偿及园区管护资金,切实守护好长治人民的生命泉,为实现“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目标添砖加瓦。
(三)抓好队伍改进政风,依法行政,服务人民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日常普法宣传工作,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场所,通过邀请各专业律师宣讲、反面教材教育等方式,加大林业、农业、矿产资源等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执法人员执法时,主动向经营者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夯实群众化法治基础;多次开展打击占道经营、私挖滥采、护林防火、消防安全检查专项行动,严格按照“快速反应、全程记录、专题研讨、积极协调、严格问责”开展执法,本年度高质量开展执法18次,出动执法人员157人次,发现问题38个,当场责令整改问题27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有效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坚决扛起“护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政治责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全面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1+3+N”矛盾纠纷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先锋作用,本年度镇村两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10余件,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纠纷化解服务,深化“法治+网格”融合,丰富网格化社会治理内涵,推进治理重心向村下移,法治力量向网格整合。三是健全规范依法行政。进一步优化镇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综合执法、综合治理等平台建设,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一次性告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法依规为群众提供规范、高效的便民服务;切实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用好小微权力平台监督一点通,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对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问题积极回应,有效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知识掌握广度不够。对工作中要求学习的法律法规、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但对于临时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法治宣传方式有待丰富。普法宣传方式多以开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条幅等传统普法形式,利用美篇、抖音等新兴媒体开展普法运用不够,创新方法的力度有待加大。
三是法治队伍专业程度不高。法治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素养提升和专项法治学习较少,法律业务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我镇将继续聚焦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围绕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扎实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重点工作推向纵深。
(一)继续强化理论学习。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评先树优的标准之一,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让干部们上台讲法成为常态。
(二)继续强化普法宣传。加强抖音、简篇等新媒体在普法宣传中的运用,增强普法工作的互动性;落实以案释法制度,结合各时间节点以身边的典型案例来增强普法教育的渗透力。
(三)继续充实专职队伍。推进法治队伍专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水平,对到村工作大学生、支村“两委”成员、党员开展定期培训,输出切实有用的法律知识,提升自身工作专业性,为“法治辛安泉”建设提供充盈能量。
中共辛安泉镇委员会 辛安泉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