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null/2023-00128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12-20 |
发文机关:长治市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化妆品监管行政处罚案例 | |
主题分类:食品药品监管 | 发布日期:2023-12-20 |
一、某市查办李某团伙销售进口未备案化妆品案
案情简介:2023年8月2日,某市市场稽查局通过对市场上热门化妆品数据比对发现某品牌的“黛珂牛油果乳液”原备案号已于2023年4月6日注销,但仍有商家在网络销售,且销售产品净含量等信息与备案信息不符,该“黛珂牛油果乳液”涉嫌“一号多用”。该局迅速与相关品牌权利方沟通,初步确认该商家销售的为未经进口备案的化妆品后,该局立即与该市公安局联合对该商家标识营业场所进行检查,在某工业园内的3处场所均现场查获该款化妆品,同时现场查获无合法来源化妆品一批。经权利方现场鉴别,涉案的化妆品均为假冒品牌方注册商标的未经进口备案的产品,涉案货值约人民币460余万元,已达刑事立案标准。目前,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目前批捕2名。
典型意义:“一号多用”专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市场稽查局主动通过对各大电商平台热门化妆品信息查询,重点关注未展示注册备案信息、套盒信息展示不全的品种,并通过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部分进口化妆品备案信息已注销或注册备案信息与实际销售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对案件的办理,该局与各进口品牌权利方委托人建立沟通渠道,得以快速对涉案产品予以定性,为该案迅速查办奠定良好的基础。除了涉案化妆品鉴定外,该局还主动向品牌方反馈注册备案的一些问题,让进口化妆品相关的境内责任人尽职履职,及时更新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此外,该局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共享情报,深挖案源线索,提高对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打击精准度。
二、某市查办某某工贸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化妆品案
案情简介:根据投诉举报线索,2023年4月27日,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某分局对该市某工贸有限公司进行检查,该公司对外主要生产五金产品,执法人员通过暗访排查确定了突击检查时间,在公司内部查实了无证生产化妆品的事实;现场查获用于违法生产化妆品的原料、包装空瓶一批和灌装机2台、搅拌机1台,以及指甲底油、指甲营养油、指甲亮油等化妆品成品共8640瓶,涉案货值金额共15832元。当事人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生产指甲油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项等规定,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某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罚款253312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追求美的需求越来越高,化妆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化妆品的加工生产环节需要特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进行,需经审批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化妆品。当事人未经许可擅自生产化妆品,其生产场所条件和人员配置明显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无法保证化妆品符合标准。该案件中涉案公司是典型的“厂中厂”违法行为,对外为生产五金实为无证生产化妆品,其行为十分隐蔽,难以发现。本案源自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发现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因此,在处理投诉举报中,执法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投诉举报的内容,要提高执法的敏锐度,对线索早谋划早排查,掌握突击检查时间,同时要熟悉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现场核查时,要采取全面检查,及时固定证据。
三、某市查办杨某强、郭某良等人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
案情简介:2023年1月4日至1月5日,某市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公安机关在辖区内某地捣毁一个未经许可生产未备案进口化妆品的窝点。现场查获一大批涉嫌为未备案进口品牌香水的半成品、成品,香水灌装的机器1台、封膜机3台、香水瓶封口机2台、包装材料(包装外盒、纸箱、空瓶)一批、香水加工的设施设备1套和用于香水加工的原料香精一批。经初步核算,当事人生产的香水涉案货值金额达到2500多万元。经现场对涉案产品共17批次抽样检验,17批次样品的甲醇含量均已超过《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的限值要求,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规定。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等相关规定,构成了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已刑拘涉案人员14人,逮捕1人,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典型意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牌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法分子瞄准了这巨大的市场空间,生产假冒伪劣化妆品牟取暴利。本案涉案香水甲醇浓度超标,甲醇对人体有毒性,可经呼吸道和皮肤摄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有影响,严重者可以致盲甚至致死。一旦流入市场,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性。办案单位主动摸查,干脆彻底地查处了这个制假造假的窝点,有效净化了化妆品市场环境,为广大消费者的“美丽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