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潞城潞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概况和财务信息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20-00705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0-06-05
发文机关长治市潞城区教育局 主题词教育概况
标题潞城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0-06-05

潞城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截止2020年5月30日,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其中幼儿园82所(含附设班13个),小学66所(含教学点26个),初中9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园幼儿5758人,小学阶段在校生12569人,初中阶段在校生7016人,高中阶段在校生4799人。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87%,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6%,高中毛入学率96.6%。 

  全区现有教职工2321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040人,专任教师1039人,学历合格率99.9%;初中教职工586人,专任教师579人,学历合格率98.7%;高中教职工530人,专任教师523人,学历合格率64.6%;事业单位教职工166人。全区专任教师230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97人,中级职称教师1044人,初级职称教师959人。 

  “十三五”期间,我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认定并授牌,荣获山西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长治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长治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脱贫攻坚模范工作单位,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读书活动“红旗飘飘 引我成长”先进集体,长治市2019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组织奖,长治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先进单位,中共长治市潞城区委、区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学前教育稳步发展。投资4745.75万元,新(改、扩)建幼儿园30所,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在原城关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基础上改扩建,成立了3轨制公办学府街幼儿园。2019年秋学期开始,全区公办幼儿园按生均600元/人.年的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区直幼儿园按4元/人.天的标准拨付幼儿营养餐补助。扶持民办园的发展,为13所民办幼儿园发放了办园许可证书,纳入全国学前教育管理系统,其中4所幼儿园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幼儿园补充师资180名,极大稳定了幼儿教师队伍。通过公开课、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片区教研、课题科研引领幼儿园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了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和幼儿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并实施了幼儿园年检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投资4.74亿元,建设实验中学操场、第二实验小学、四中操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合室寄宿制小学、史回中学宿舍楼、李家庄寄宿制小学功能室及餐厅等项目;投资1.2亿元,对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全面整修和文化布置;投资1542万元,对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浴室、宿舍、饮水、采暖、厕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全区所有学校彻底消除了危房,学生课桌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且能达到一生一桌一椅,寄宿生实现了一生一床。目前,信息技术设备覆盖全区学校,实现“三通”目标,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各类功能室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全区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一个乡镇1所寄宿制中学、1—2所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格局,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普高教育跨越发展。“十三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着力提升高中标准化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全面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创新评价考核机制,创办优质高中教育,升学率稳步提升。2018年录取率为81.5%,在长治市各县区名列前茅。 

  ——职成教育长足发展。2017年11月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4945.73平方米的职业高中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探索与北方教育集团、厦门倍凡教育集团和畅达公司的合作办学模式,利用企业的专业优势,增设北方教育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烹饪专业,倍凡教育集团的大健康(具体包括康养、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等多个专业)专业群以及新兴的食品安全生产和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工学结合,加强学生专业发展。 

  ——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出台了《长治市潞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扶持实施办法》,潞城区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制定《长治市潞城区教育局关于清理整治无证培训机构、无证幼儿园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严把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审批程序,由八部门实地考察、联合执法,审批通过了东街幼儿园、七彩光幼儿园、七彩童年幼儿园、艾森堡幼儿园、汇文颐龙湾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追梦培训学校、众行培训学校、硕丰培训学校、新起点美术培训学校、华音培训学校、弘禛书法培训学校、鑫睿培训学校、先峰培训学校、小迈培训学校、墨霖培训学校、轨迹舞蹈培训学校等11所培训学校。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政府教育压力上,承载着不可或缺的教育作用。 

  ——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成立课程发展中心,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自主提前 展示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研方式,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课改共同体联合教研、主题教研、送教下乡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成立中小学课改联合体13个,组织区域教研、联合教研、主题教研90多次,创建课改试点校33所,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0名、长治市级教学能手53名、潞城市级教学能手200多名,教学成绩在长治市各县区中连年提升。  

  ——信息技术助力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区中小学多媒体设备更新393套,“班班通”覆盖率达99.6%,网络接入率达100%。64所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新增学生计算机2320台,全区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12.5台;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11台;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7.6台;新增教师计算机2100台,达到一师一机。建成录播教室18个。19所学校开设机器人课程,为73所学校配置3D打印工作室。新增实验室73间,课桌凳8500套,新增图书12500册,高中生均30册以上,初中生均25册以上,小学生均15册以上。完全小学以上规模学校的图书室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素质教育彰显特色。牢固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内涵,优化区本和校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牢牢把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功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树立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落实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队伍建设呈现活力。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有关教师补充交流、教职工定岗定量定责、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助力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提质增能。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专任教师和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88名。建立校级领导和教师交流机制,2016-2020学年共交流校长、教师600余人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全面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全区所有教师都参加了对应的或在职或脱产的专业培训,参训率100%,及格率达到99.8%。特别是“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数百名一线教师或单独或集体走进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接受全国最高水平的业务培训,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全区教师参加信息技术2.0培训,参训率100%,学习率达到99.9%,合格达到99.7%。 

  ——教育公平全面覆盖。义务教育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合理分配生源,科学均衡编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益,“入学难、班容大、择校热”等问题有效缓解。普通高中招生实行网上志愿录取,取消“择校生”,并将优质高中90%的招生指标分配至各初中学校。建立覆盖中、小、幼各学段教育资助体系,五年来,共投资2100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万人次。每年投入248余万元,为3100余名农村寄宿学生免费提供营养餐,确保了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投资200余万元,用于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购置设施设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得到提升,教育系统持续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