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20-19768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03-25 |
发文机关: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城分局 | 主题词: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 |
标题:长治市生态环境局潞城分局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4-03-25 |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20〕33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实际,制定本指引。
一、总体要求
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系列部署,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对照市级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和标准指引,结合本级生态环境权责清单,编制完成本级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和标准指引,发布于政府政务公开平台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专题显著位置,并公开标准目录内容。力争到2022年,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及时、全面、准确公开信息,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知情权需要,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紧扣政务公开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的指导思想,确保制定的标准指引全面指导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事项、内容、流程、时限、方式等,全面提高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水平,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实现公众高效便捷获取信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长治市潞城区(包括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开区)的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工作。
四、基本原则
以标准为引领。以生态环境系统印发的标准指引和标准目录为引领,严格落实标准指引,健全公开制度、规范公开行为、提升公开质量。结合实际编制本地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以需求为导向。紧贴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全方位回应公众关切,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应公开尽公开,增强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方便群众使用监督。
以法规为准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和编制本地标准目录。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政务公开法定职责。
以官网为平台。充分发挥潞城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平台作用,集中发布本级政府、乡镇(街道)政府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专题,实现集成发布、精准推送、智能查询、管理利用等功能。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政务新媒体优势,做好多渠道政务公开工作。
五、公开事项
本指引所附《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以下简称《标准目录》)包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公共服务等3个方面14类公共事项,明确了公开内容、依据、时限、主体、渠道、对象和方式,构成了生态环境领域基层政务公开的基本框架。
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和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的要求,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特点和工作实际,随时对《标准目录》进行细化调整补充完善,不断拓展公开内容,根据工作需要,拓宽公开渠道,着力提升政务公开质量。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协调机制,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落实。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培训和业务交流,提升基层政务公开队伍能力水平,切实增强依法依规公开意识,不断提高基层生态环境政务公开能力水平。 明确人员岗位和职责,确保该项工作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
(二)强化工作评估。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内部考核制度,主动接受上级部门评议。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政府网站互动平台、公众开放日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等途径,加强与公众交流沟通。积极借助第三方开展评估,不断改进完善政务公开工作。
(三)及时回应关切。及时解读重要政策,做到政策发布和解读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把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及时回应关切、释疑解惑,增进共识。
附件: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附件
生态环境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序号 |
公开事项 |
公开内容 (要素) |
公开 依据 |
公开 时限 |
公开 主体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公开对象 |
公开方式 | |||
一级 |
二级 |
全社会 |
特定 |
主动 |
依申请 | ||||||
1 |
行政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
1.受理环节:受理情况公示、报告书(表)全本 2.拟决定环节:拟审查环评文件基本情况公示 3.决定环节:环评批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 15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2 |
行政 |
排污许可证核发 |
1.许可证编号 2.业务类型 3.办结日期 4.有效期限 |
1、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2、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
√ |
|
√ |
|
3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命令 |
行政处罚流程 |
1.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3.处罚执行情况:同意分期(延期)缴纳罚款通知书、督促履行义务催告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
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4 |
行政处罚决定 |
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公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5 |
行政强制流程 |
1.查封、扣押清单 2.查封(扣押)延期通知书 3.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
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6 |
行政强制决定 |
查封、扣押决定书(全文公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7 |
行政命令 |
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全文公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8 |
行政裁决和行政 调解 |
1.运行环节:受理、审理、裁决或调解、执行 2.责任事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9 |
行政检查 |
1.“双随机”抽选及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10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 |
将备案名单向社会公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11 |
公共服务事项 |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业务 咨询 |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业务咨询答复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12 |
生态环境主题活动组织情况 |
1.环保公众开放活动通知、活动开展情况 2.参观环境宣传教育基地活动开展情况 3.在公共场所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通知、活动开展情况 4.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通知、活动开展情况 5.开展生态、环保类教育培训活动通知、活动开展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13 |
生态环境污染举报咨询 |
生态环境举报、咨询方式(电话、地址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访办法》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
14 |
生态环境举报信访信息发布 |
公开重点生态环境举报、信访案件及处理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区级生态环境部门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两微一端 □发布会/听证会 □广播电视 □纸质媒体 □公开查阅点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站 □入户/现场 □社区/企事业单位/村公示栏 □精准推送 □其他____ |
√ |
|
√ |
|
注:1.选择“公开渠道和载体”栏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渠道、载体、公开政府信息。
2.标注“■”的为推荐性渠道、载体。